夏志宏,解開百年未解數學難題——龐勒維猜想的天才數學家,留美、美國西北大學任教30年,歸國后,被聘任為南方科技大學數學系主任、講座講授,致力于動力系統,哈密爾頓系統,天體力學等方向的研究。
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華南場,我們邀請到了眾多國內外一線教育專家,他們將在線為學生和家長講解較新教育資訊、求學情報、留學干貨。
今天,我們就來認識我國的數學家、天文學家,現任南方科技大學數學系系主任、講座教授,至誠書院院長夏志宏教授。
夏教授
夏教授26歲時在博士論文中解決了早在1897年就提出但一百多年來一直懸而未決的數學難題——龐勒維猜想,并因此于1993年獲得了美國總統獎(青年研究者獎)和美國數學學會的布拉門塞爾純數學獎。
在解決龐勒維猜想后,夏志宏教授又在動力系統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,現已成為國際動力系統和天體力學領域的人物之一。
夏教授是美國西北大學終身教授,北京大學第一批“長江學者”特聘講座教授,博士生導師,并于2011年入選中組部的千人計劃學者(短期),他也是未來科學大獎的創始人之一。
★教授獲獎榮譽
◆ 斯隆研究獎(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)
◆ 美國總統青年研究者獎(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)
◆ 布拉門塞爾純數學獎(Blumenthal Award for Advancement of Pure Mathematics)
◆ 首批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
◆ 中組部“千人計劃”入選者
◆ 杰出青年基金
夏教授
夏志宏教授的傳奇數學故事
龐勒維猜想就是一個從天文領域發展而來的數學問題。
這個問題通俗化的闡述是:在一個萬有引力系統中,其中某一個天體是否可能在有限時間內跑到無窮遠?
法國數學家龐勒維(Paul Painlevé)在19世紀末證明,三體問題(比如日、地、月組成的三個天體系統)的奇點必須是碰撞解,即天體不可能在有限時間內跑到無窮遠。但他提出猜想,當N大于3時,N體問題存在非碰撞的奇點解。
1988年,師從美國西北大學數學家薩瑞(Donald Saari)的夏志宏在博士畢業論文中找到了一個五體問題的非碰撞奇點。也就是說,給定系統中五個質點特定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,在萬有引力作用下,其中質點的速度會越來越快,在有限時間里跑到無窮遠。
這篇文章被投遞到《數學年鑒》(Annals of Math)后,在長達兩年的時間里,沒有一個審稿人敢肯定證明是對是錯。直到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馬瑟爾(John N. Mather)專門開班討論了一個學期,較終得出了結論。論文發表在1992年的《數學年鑒》上,給龐勒維猜想劃上了一個句號。
在解決龐勒維猜想后,夏教授又在動力系統領域做出了許多其他的重要貢獻,是國際動力系統和天體力學領域的人物之一。
想一睹數學家的風采,聽聽夏教授講課嗎?3月7日-3月8日,IEIC國際教育創新在線峰會,特邀夏志宏教授與大家在線互動,千萬不要錯過了!
3月7日-3月8日,IEIC在線峰會,特設1個主論壇+幼升小/規劃規劃2個分論壇,邀請50+高凈值教育及留學社群、20+主流媒體、80+行業媒體、20+教育及留學新媒體,我們不見不散~
在線峰會時間:3月7日-3月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