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年伊始,各種擇校信息已如繁花般在咱們家長的視野里綻開,學校招生動態不斷襲來。面對紛繁復雜的招生信息,作為家長真的很容易眼花,所以,在這個時候,如何穿過“大家都說自己好的浪潮”,選擇合適自己的那個學校就顯得尤為重要!
時下,讓孩子提前走出國門感受國外教育,已成為多數小康家庭的普遍選擇。國際學校,這一銜接國外教育,俗稱“家門口的洋學校”走進了家長們的視野。
那么,各類國際學校、國際班、雙語學校該如何區分呢?讓播播老師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~
目前,“國際學校”主要可以分成三類:
A類:外籍人士開辦的傳統國際學校
B類:本地學校開設的國際部
C類:招收中國學生,具有接受外國留學生資格的民辦雙語學校
A類統國際學校——僅招收外籍學生
這類學校一般不能招收中國內地公民,主要招收對象為所在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行政區域內合法居留的外籍人員(含港澳臺)的隨行子女(外籍)。可實施學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學教育,主要由外國人開辦,完全采用外國教育教學模式。
B類政府公立高中的國際部
隨著本科出國留學人數的不斷增多,從2008年起,一些實力極強的公辦示范性高中開始和教育機構合作,大批申請舉辦的中外合作的項目班(也叫國際部),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其作為孩子出國深造的跳板。
每個學校國際部的招生標準不同,一般同時招收中外籍學生,但也有學校只招收外籍學生。
公辦高中國際部與傳統外籍學校的區別
C類民辦雙語學校——招收中、外籍學生
這類學校多為民辦學校,提供中外結合的雙語教育,主要面對預備接受國際教育、希望未來出國留學的學生,基本上都同時招收中國學生與外籍學生。
過去,某些民辦雙語學校為了方便招生,會對外宣稱自己是“國際學校”,或者把一些不限國籍錄取的融合課程班叫做“國際部”。但實際上,在小學和初中階段,政府規定這些學校的課程必須包括中國的本土課程,因此并非純正的歐美體系。也就是說,民辦雙語學校和傳統的國際學校,以及公辦學校的“國際部”都是有區別的。
大家都搞清楚這三類學校的區別了嗎?如果你還想更深入地了解國際學校,為了滿足家長的國際教育擇校需求,遠播國際教育將于3月17日(星期日),舉辦杭州遠播國際學校擇校教育展,地址就在杭州黃龍飯店!屆時杭城以及周邊的國際學校將來到現場,與我們面對面進行深入、透徹的交流。
來這里,你可以:
1)了解學校的性質及管理模式
確認學校是外籍子女學校、民辦雙語還是公立國際班。如果是民辦雙語,具體的教育集團是什么,是否為中外合資、教育管理的權利劃分具體如何。
2)了解學校的課程體系
IB/AP/Alevel等具體選擇的是哪種類型的課程,課程涉及幼兒園、小學還是高中以后。
3)了解學校的師資配比
中籍與外籍教師配比、授課分工、外籍教師資質等等。
4)了解學校獲得過哪些國際認證
國際上針對國際學校有比較成熟和權威的認證體系,可以了解一下學校獲得過哪些認證,比如CIS、NEASC、WASC。
5)了解規劃情況
對于教育成果的直觀體現,便是規劃情況了,所以這一點也需要大家格外關注。
★推薦閱讀:
重磅!2019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!嚴教授親授“全球視野”!